“交大学霸”毛晓:坚持兴趣则实现梦想

分享

分享到:

    发布于:2020-05-19 20:31  浏览量:1235  来源:未知

日前,2017年度罗德学者名单正式揭晓,最终有4名中国学生拿下了这有着“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也被誉为“全球最难申请奖学金”之一的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2016届学生毛晓就是其中的一名,这也是该奖学金第一次花落上海交通大学。


毛晓将凭借这一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造。获得该奖学金的学生中,有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以及10位诺贝尔奖得主。毛晓说,如今梦想成真,她感到非常幸运。


“找到一件你喜欢的、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然后不断地去坚持它,去做研究、去扩大社交圈子,你就会遇见很多对的人、很多机会,如果获得罗德奖学金是一种成功的话,那这就是我的成功之路。”毛晓坦言,她申请罗德奖学金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更多人来关注和了解国际刑事司法领域,“如今梦想成真,我觉得真的十分幸运”。


每天加餐英语口语


毛晓出生在山东青岛,父亲是中学教师。家所在地是青岛市的郊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自从我记事以来,我从未听说过家乡有人考入中国顶尖名校或者出国念书,但即使如此,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一直没有强迫我去参加兴趣班和补习班,非常尊重我自己的选择”。


在较小的学习压力下,毛晓说她到中学后才比较注重和学习有关的事,尽可能去探索自己的长项。“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虽然这被老师说过是不切实际的,但我并不想接受这个事实。我将环游世界的梦想放在心里,无时无刻不在练习英语,就是想着有朝一日我可以流利地和外国人交流,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的英语教育是比较忽视听说等应用方面的,我就额外地给自己加餐,高中课间的时候同学在休息、打闹,我就在背英语,哪怕是自己瞎学,坚持下来也是有效果的。所以,虽然从小到大我没有上过国际学校或者双语学校,但是我的英语一直很好。”


正因为语文和英语是强项,所以在考大学时,读理科的毛晓选择了法学专业,这两个强项也给了毛晓后来在求学国际法的道路上强有力的支持。


每天写一篇小论文


尽管毛晓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在求学的路上,她也遇到过不少挫折,但她从来不逃避,而是每次都迎难而上。


毛晓透露,自己的高考发挥并不理想。大四毕业时,毛晓凭借论文《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战争罪“不作为责任”理论探讨》,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Top 1%的优异学士学位论文,也是唯一一名来自法学院的获奖者。


2016年,从上海交大毕业后,毛晓前往英国的伦敦大学继续学习国际法,“英国法学教育有其独特的考试方式,学生需要在三个小时内闭卷撰写三篇小型学术论文,而考试题目又往往难以预测,要拿高分往往每篇文章要写到1500字以上,这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都十分困难。我在初期难以适应,十分沮丧,后来在了解评估标准和写作方法之后,开始强迫自己每天写至少一篇英文小论文。为了激励自己,我建立了一个知乎专栏(International Law Blog),并且坚持发文,如今已有100余篇文章,最后我取得了多门课程第一的成绩以及最终综合评估的优异(Distinction)。”


毛晓表示,在伦敦大学的这段求学经历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信心,“中国的留学生可能因为教育体制不一样,虽然一开始不能马上取得好的成绩,但我们有韧劲、有冲劲,完全可以有能力与国际顶尖的法律人一较高下。”


感兴趣的事要不断坚持


据了解,最终进入到2017年罗德奖学金第三轮评选面试环节的中国学生有14名,大家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各有不同,而这么多年在国际刑事司法领域的努力为毛晓最终获得罗德奖学金加分不少。该奖中国区评委会负责人在通知她去领奖的电话里就说,“我们惊讶于你在国际刑事司法领域这么多年的坚持。”


而最初接触到这个领域,还有点偶然的因素。毛晓说,她在大二暑假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的比赛,“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最后取得全国第四的成绩,并代表中国大陆去参加亚太地区的比赛,这个事情给我的触动就是我付出的努力被看到了。同时,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相比,我的确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在国际法领域也还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


后来,毛晓又连续两年带领团队参加国际刑法模拟法庭竞赛,并两次成功进入决赛。毛晓曾书写、编辑过有关东京审判的文章,并发表在许多媒体上。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获得了在一些学术研讨会上作口头展示的机会,并逐渐认识了业界的“大咖”。


“尽管我在上海的许多同学选择成为商务律师,我却选择了另一条不同的道路,我专注于国际刑事司法领域的研究,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国际司法领域,中国的参与度还是比较欠缺的。而中国人在这一领域更多地参与会提高这些国际机构的合法性并消除一些对中国的偏见。”


毛晓感慨道,她觉得对感兴趣的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遇到对的人,坚持下去就可能被“大咖”们看到,然后提携你一把,“我只是运气比较好,很幸运在23岁的时候就积攒了足够的机会,可以获得这个奖,每个人的节奏是不一样,早晚都没有关系”。


重视社交积极参与社交


毛晓举了个例子,她说,自己最近跟一位律师聊天,问某刑庭辩护律师团队招人时的思路,那人答道,在招人的时候他们发现好多申请人都有非常闪光的履历,能力也出众,实在无从筛选,最后的解决方式是选择他们熟悉的人。“这非常令人沮丧,但同样也警醒我们要在这个领域寻找工作机会,需要多么重视社交,而这似乎是许多中国学生不擅长的方面。我的心得就是除了通过上课、参加比赛、写文章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之外,需要重视与业界人士的交往,有目的性地参加一些活动、项目,请人一起喝杯咖啡,在这个过程中互通有无,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大学期间,毛晓几乎把所有的奖学金都用来“游学”:大三的时候自费去厦门大学国际法高等研究院参加短期学习暑假班,可能是当时班上最年轻的一个学员;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副庭长刘大群来北京短期暑假班讲课期间,她就自费跑到北京去租房听课,每天坚持写作业、课上积极发言,终于让刘大群对她留下了印象,才有了后续可以继续交流的机会,并为她写申请奖学金的推荐信;她还去韩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参加人道法行动培训班等等,“参加这些活动的最大收获在于,我得以了解在这个领域的其他人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又都为什么而坚持。他们中间很多人可能拥有的条件不如我好,但他们还是不断地努力着,所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总是能够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被激励,这些活动也扩大了我的社交圈子,开阔了我的视野”。


在分别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和伦敦大学的两个法学学位后,毛晓现在在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学习跨学科的战争研究和国际犯罪。今年的9月份,她将凭借罗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入她在国际法方面的学习与研究。


对话


广州日报:对于未来你有什么规划?

毛晓:我打算去牛津读的是研究型的法学硕士(Mphil),期待在那里接受主流的国际法研究和论证技能的训练,在一年后转为法学博士(Dphil);有朝一日我会回中国当老师,教师是我一直想从事的职业。但在那之前我要先成为一名学有成就的国际法学者,在国际法领域,中国要有更多的影响力,需要有一个平台,罗德学者可能会是我的一个平台。


广州日报:你觉得和你同龄的中外罗德学者各有什么特点?

毛晓:我现在接触到的罗德学者还不是很多,两年前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一群学生得到了一个参观罗德楼的机会,在那里我们遇见了一些对中国事务感兴趣的罗德学者。那是我第一次去到一个说英语的国家,和罗德学者的对话激励着我重新思考许多中国问题并且鼓励了我申请罗德奖学金。


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许多罗德学者对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印象深刻,但是他们也问了我许多我之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一些问题的确使我陷入困窘,我意识到有许多对中国的误解存在,甚至在许多方面,我也没有真正地了解我的祖国。因此,我开始思考,除了为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做贡献,我还能做什么来使中国、使世界变得更好。而这正好与我的专业和研究是相关的。


罗德奖学金

罗德基金会成立于1903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研究生奖学金项目之一,每年11月,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会在13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印度等)选取80名25岁以下的优秀学生去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s)。目前已培养出近8000名“罗德学者”,其中,诞生了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等10位国家元首,诺贝尔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等10多位诺奖得主,以及70多位跨国企业董事长或总裁。


罗德奖学金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2015年3月,罗德基金会宣布推出罗德中国奖学金,迄今为止,已选拔出12位来自中国的“罗德学者”。每位罗德奖学金得主每学年大约可得到30000英镑或50000美元来全额补助在牛津大学学习的各种费用。


转自:广州日报


关注官方微信